弓旌的拼音、解释、组词

弓旌的简介:

gōng jīng
1.弓和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左传·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后遂以"弓旌"泛指招聘贤者的信物。 2.借指延聘。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征聘的礼物,以弓招士,以旌招大夫。见《左传.昭公二十年》。引申为延聘之意。《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爰在弱冠,首应弓旌。」

词语解析

弓旌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是指用弓箭邀请或召唤某人。这里的“弓”指的是用于发出召唤信号的工具,“旌”是一种旗帜或者标志物,在这里代表了传达信息的方式。

根据具体语境,“弓旌”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1. 比喻性意义:用来表示一种诚挚、恭敬地邀请对方,带有尊敬之意。
  2. 典故来源:“弓旌”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据《史记·田叔列传》记载,汉文帝时,有一个名叫田叔的官员被诬陷而被关押在狱中。后来,汉文帝想要召见他,但又不想直接说出来伤害他的自尊心。于是决定用弓箭发出信号,以此来召唤他。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弓旌”便有了借指诚挚邀请、敬重礼遇的含义。

造句

  1. 古代贤士被朝廷征召:“汉文帝欲广纳贤才,便通过‘弓旌’的方式,向天下发出邀请。”
  2. 尊敬地邀请某人:“公司经理以‘弓旌’之礼,诚挚地邀请了行业内的知名专家来参加技术研讨会。”
  3. 比喻性使用:“他的作品在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可以说是被‘弓旌’而来的知名作家。”
  4. 历史典故引用:“古代君主常常通过‘弓旌’的方式,邀请贤士共谋国家大计。”
  5. 现代语境中使用:“这次活动邀请了众多行业精英出席,可谓是‘弓旌’之下,群英荟萃。”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弓旌”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gōng

1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箭。~弩。飞鸟尽,良~藏。2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子。~鞋。3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4 弯曲:~身。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