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属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属的简介:
guān shǔ/zhǔ
1.主要官员的属吏。
1.主要官员的属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所属的官吏。《周礼.天官冢宰.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汉.郑玄.注:「郑司农云:『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左传.襄公十三年》:「晋侯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礼也。」
《官属》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官员所属或者管理的对象,也就是直接管辖下的人员或事务。更具体地讲,“官属”可以指一个官员所辖制的下属、僚属或者是某一部门内的人事编制等。
详细解释:
- 历史与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下,各级政府机构会设有不同的职务和职位,每个职务或职位通常都有特定的职责范围。被任命到这些职务上的官员往往拥有管理其下属的权利。
- 意义扩展:“官属”不只局限于某个具体职务上的直接下属,还可以泛指与某位官员有从属关系的所有人员。
造句:
- 明朝时期,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他的官属遍布朝廷各个部门,管理着庞大的政务。
- 清代的文官往往需要具备处理复杂案件的能力来胜任其官属众多的责任。
- 官府对官属的考核与提拔十分严格,以确保行政事务的有效执行。
-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任命了一些亲信作为自己的官属,在朝中担任要职。
- 在宋代科举考试后,通过选拔的人不仅会成为新任官员,还会根据其能力分配到不同的官属部门工作。
以上造句展示了“官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广泛含义和用法。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