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囊的拼音、解释、组词
括囊的简介:
kuò/guā náng/nāng
1.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 2.犹囊括。包罗。
1.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 2.犹囊括。包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1.括,打结。「括囊」指收束袋口,比喻闭口不言。《易经.坤卦.六四》:「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2. 包罗。《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郑玄》:「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芜、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括囊》这个词并非一个独立的常用词汇,而是一个成语“括囊大智”的简化或变体。“括囊”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少单独使用,但其组成部分“括”和“囊”各自有特定的意义。
- “括”,动词,意为约束、收敛。
- “囊”,名词,原指口袋或囊袋,引申为包容、包含之意。在此语境下,“括囊”可以理解为将智慧或才学收敛于心,不轻易外露。
成语“括囊大智”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深藏不露,把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深深地收纳在心中,不多言多语,待时机成熟时再施展出来。这个词语强调的是内敛、谨慎的性格特点以及深厚的知识积累。
以下是使用“括囊”一词(根据其含义)的五个造句:
- 他总是以谦逊的态度对待学问,仿佛一个善于括囊大智的人,默默在心中积蓄着知识的力量。
- 老师告诫我们:“聪明的孩子要学会括囊大智,不要轻易将自己了解的知识向他人炫耀。”
- 王教授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做事总是深思熟虑、谨慎小心,他就是那种典型善于括囊的人。
- 李博士在学术会议上表现得非常低调,但他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了如指掌,堪称一个真正的括囊大智者。
- 小明做事总是稳重而周到,仿佛拥有无限的才学,却从不轻易表露,这种括囊大智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