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角的拼音、解释、组词
挂角的简介:
guà jiǎo/jué
1.隋末李密年轻时,曾骑牛外出,挂《汉书》于牛角,一面抓着牛鞭,一面翻书阅读。越国公杨素见到,问是何处书生如此好学?李密认得杨素,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问所读何书,回答说是《项羽传》。见《旧唐书.李密传》。后用为勤读的典故。
1.隋末李密年轻时,曾骑牛外出,挂《汉书》于牛角,一面抓着牛鞭,一面翻书阅读。越国公杨素见到,问是何处书生如此好学?李密认得杨素,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问所读何书,回答说是《项羽传》。见《旧唐书.李密传》。后用为勤读的典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多而位置有限,迫使少数人须居于角落。如:「他太晚来,位置都客满了,只好挂角在一旁。」
词语解释
“挂角”是一个成语,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文中并没有一个单独称为“挂角”的固定成语。不过,“挂角”这个词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并且具有特定含义。
“挂角”,字面意思是指把书或者学习的材料挂在牛角上随身携带。它主要用来形容古人读书勤奋、勤学苦练的精神状态,尤其是指那些在旅途中,或是在赶路时也不忘抓紧时间学习的人物形象。这种精神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不懈追求。
造句
- 自从岳麓书院兴起以来,学生们便以挂角之精神自励,刻苦攻读,勤奋不辍。
- 李白从小就喜欢读书,外出游玩时也不忘将书籍挂在牛角上,随时学习,这就是他“挂角”的名号的由来。
-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小明每天早上都会背着书包去山上放羊,同时还不忘将书籍挂在牛角上,边放羊边阅读。
- 在古代,士子们以挂角精神为荣,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在未来有所作为。
- 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挂角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传承。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在忙碌之余都不忘读书充电。
以上就是“挂角”一词的具体解释以及五个相应的造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挂
guà
1 悬吊:悬~。~图。~牌。~锄。~镰。~帅(掌帅印,喻居于领导、统帅地位)。披红~绿。~一漏万。2 牵记,牵连,牵累:牵~。记~。~念。~连。~累(连累)。3 登记:~号。~失。4 切断电话,也指打电话:给小张~个电话。5 钩住:衣服被钉子~住了。6 物体表面蒙上或糊着:脸上像~了一层霜。7 量词,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珠子。
角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