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的拼音、解释、组词
莫须有的简介:
mò xū yǒu
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恐怕有、也许有。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后用来比喻诬陷的事情。聊斋志异˙卷四˙田七郎:杀人莫须有!至辱詈搢绅,则生实为之,无与叔事。
1. 指实际上不存在或凭空捏造的罪名。【例】你不要用莫须有的罪名来诬赖我。
1. 恐怕有、也许有。《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后用来比喻诬陷的事情。《聊斋志异.卷四.田七郎》:「杀人莫须有!至辱詈搢绅,则生实为之,无与叔事。」
《莫须有》一词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出自南宋时期抗金英雄岳飞被诬陷而死的故事。"莫须有"是“也许有”或“说不定有的意思”,用来形容毫无根据、凭空捏造的罪名。
详细解释: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陆游的《驿中别纸示子符》诗中,诗中写道:“莫须有疑事,《春秋》难著书。”在历史记载中,"莫须有"是秦桧等人指控岳飞时使用的罪名。在现代汉语中,“莫须有”通常用来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罪名或者指责。
造句: 1. 他被控莫须有的罪名,实际上是因为公司内部的竞争所致。 2. 这个案件证据不足,只能算是一个莫须有的指控。 3. 在那个年代,很多无辜的人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到了迫害。 4. 联想一下岳飞的故事,“莫须有”是一个非常贴切的例子,它揭露了无端陷害的黑暗面。 5. 无论外界如何造谣中伤、以莫须有之罪进行诽谤,真正的英雄总会被历史所铭记。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莫须有”这个词在现代语境中多用来表达对不实指控或无根据指责的批判与讽刺。
分词解释
莫
mò,mù
1 不要:~哭。2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4 古同“漠”,广大。5 姓。
须
xū
1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2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3 〔~臾〕片刻,一会儿。4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5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有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