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安的拼音、解释、组词
苟且偷安的简介:
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苟且」,行事马虎草率,得过且过。语出《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王嘉》。「偷安」,贪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难。语出汉.贾谊《新书.数宁》。「苟且偷安」形容得过且过,只图眼前安逸,不顾将来。
2. 1、「苟且」:《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王嘉》嘉为人刚直严毅有威重,上甚敬之。哀帝初立,欲匡成帝之政,多所变动,嘉上疏曰:「臣闻圣王之功在于得人。孔子曰:『材难,不其然与!』『故继世立诸侯,象贤也。』虽不能尽贤,天子为择臣,立命卿以辅之。……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1>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2>之意。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 〔注解〕 (1) 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约当于后世的三品官,地位并不显赫。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2) 苟且:不守礼法、不务实际或马虎草率,得过且过。 2、「偷安」:汉.贾谊《新书.数宁》臣窃惟事势,可为痛惜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大息者六。若其它倍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独曰「未安」。或者曰「天下已治矣」,臣独曰「未治」。恐逆意触死罪,虽然,诚不安,诚不治,故不敢顾身,敢不昧死以闻。夫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无知,因谀者耳,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措1>之积薪之下而寝2>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注解〕 (1) 措:安置。 (2) 寝:音ㄑ|ㄣˇ,躺卧。
3. 「苟且偷安」系由「苟且」及「偷安」二语词组合而成。「苟且」见于《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王嘉》。王嘉(?∼西元前2),西汉平陵人,字公仲,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后为南陵丞、长陵尉。哀帝时为丞相,封新甫侯。哀帝宠幸佞臣董贤,王嘉极谏,被系于狱中二十余日而死,追谥忠。王嘉曾上疏哀帝论政,认为孝文帝时吏治清明,官员们尽忠职守,行事不会马虎草率,得过且过。「偷安」则见于汉.贾谊《新书.数宁》。贾谊(西元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为文学家兼政论家。文帝召为博士,超迁至太中大夫,所论列多见施行,因遭毁忌,出为长沙王太傅,迁为梁怀王太傅,后怀王堕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年余亦卒,世人称为「贾太傅」、「贾长沙」,又称为「贾生」。所著《新书》共十卷,内容主在惩秦之失,并对汉初君主提出各项治安策。贾谊在书中论到天下情势,认为很多人都说如今天下已经安定,只有自己敢冒大不韪,说天下尚未安定。他又认为这些人并非愚者,看不清天下大势,只是为了阿谀谄媚皇帝,所以故意说出和违背事实的话。这种行为,就好比把火放在木柴下面,然后躺在木柴上面,只因火尚未烧到,就觉得安,这是贪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可能发生危难的做法。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苟且偷安」,用来形容得过且过,只图眼前安逸,不顾将来。
1. 只图眼前安逸,不做长远计划。【例】与其苟且偷安,不如奋力一搏,以开创新局。
1. 得过且过,只图眼前安逸,不做长远计划。如:「大部分的国人都不愿苟且偷安,这场战争我们一定能获胜。」
词语详解
苟且偷安,出自《国语·晋语八》,原文为:“此所谓‘不思其反’者也。”后人以此词形容那些不追求进步、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的处事态度。它常用来指那些在面对困境或挑战时选择逃避问题、不愿付出努力的人。
词义分解: - 苟且:姑且,凑合。 - 偷安:只图暂时安定而不敢追求更好,形容敷衍塞责,不求上进的行为。
这个词通常含有贬义,表达对某人或某些行为的批评和不满。
造句
- 这个项目已经拖了好几个月了,大家还是在苟且偷安地做着日常的工作,并没有真正推动项目的进展。
- 老板希望员工能主动提出创新的建议,而不是每天都在那里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果一味追求短期利益而苟且偷安,最终可能被竞争对手超越。
- 他本可以抓住这次机会来展示自己,但他选择了苟且偷安,错过了个人发展的良机。
- 面对困难时,有些人选择了苟且偷安,不愿正视问题;而另外一些人则积极应对,寻找解决之道。
这些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苟且偷安”的用法及其所包含的负面情感色彩。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gǒu
1 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2 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3 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无相忘”。4 姓。qiě,jū
1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大。尚~。况~。2 表示暂时:苟~偷安。姑~。3 表示将要、将近:城~拔矣。年~九十。4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走~说。5 表示经久:这双鞋~穿呢!6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说。7 姓。tōu
1 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窃。~吃。小~儿。2 行动瞒着人:~~。~看。~听。~渡。~袭。~税。~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3 抽出时间:~空儿。~暇。~闲。4 苟且:~安。~生。~幸。~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ān
1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5 装设:~置。~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