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苦口的简介:

kǔ kǒu
①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相劝ㄧ~婆心。②引起苦的味觉:良药~利于病。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口中引起苦涩的味觉。【例】良药苦口

2. 反复不断的劝告。【例】苦口劝学、苦口婆心

1. 口中引起苦涩的味觉。《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2. 反复不断的劝告。《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起初决计不肯办,后来经兄弟苦口劝导,把抚宪的意思再三开导,绅士这才答应了。」

苦口》这个词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组,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或具体语境来理解。不过,“苦口”通常与“良药”并用,形成成语“良药苦口”,意思是指出言劝诫虽听起来不悦但对人有益。

详细解释

  • 良药苦口:指医病的药物往往味道很苦,但服用之后却能治病。比喻直言规劝或批评虽然令人感觉不快,但却非常有益处。

这个成语源自《孔子家语·颜回》:“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这句话表明,好药的味道虽然让人觉得不舒服,但确实对治疗疾病有帮助;同样地,听进的批评或建议即使不悦耳,却能助人成长。

造句

  1. 老师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告学生好好学习,尽管起初学生们可能不太乐意接受。
  2. 尽管他的话有时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他总是以一种苦口良药的方式指出我们的错误。
  3. 父母的批评虽然听起来很严苛,但实际上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苦口良药。
  4. 老板的一番话虽然让人听了有点不快,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着想,可谓是苦口良言。
  5. 朋友之间的忠告有时会显得尖锐甚至刺耳,但这恰恰是一剂治病的良药,有助于我们改正错误。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关于成语或其他方面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分词解释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2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3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4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5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