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的拼音、解释、组词
草船的简介:
cǎo chuán
1.草扎的船。旧俗送鬼神时用之。
1.草扎的船。旧俗送鬼神时用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草扎的船,民间用来送瘟或送鬼。宋.范致明〈岳阳风土纪〉:「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櫂鼓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
词语《草船》源于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特指诸葛亮运用的一种军事策略。具体来说,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江上的大雾作掩护,让预先扎制好的船只靠近曹军水寨,借曹操谨慎的性格和大雾的掩护,成功借来大批箭矢,为刘备和孙权联军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详细解释
- 出处: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 人物: 主要角色是诸葛亮、曹操。
- 背景: 赤壁之战时,为了应对曹军的强大攻势,诸葛亮巧妙地使用了草船借箭的计策。
- 策略: 在大雾弥漫的夜晚,诸葛亮指挥船只靠近敌方水寨,以虚张声势的方式让敌人误以为有大批援军到来,从而命令船上士兵一齐擂鼓呐喊,吓得曹军乱射箭矢。天明后,蜀军顺带收割了许多箭矢。
造句
- 这场商业竞争就像那次赤壁之战一样,草船借箭,最终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 职场上善于运用策略的员工就像是诸葛亮,懂得草船借箭的道理,总能化被动为主动。
- 在面对困境时,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采取了草船借箭的方式,成功地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
- 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短缺,他们决定走“草船借箭”的路子,通过与多家合作伙伴建立联系来获取资源。
- 他巧妙运用社交媒体,在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的粉丝和关注者,就像在草船上借得了一把强大的东风。
以上是关于《草船》的详细解释及其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草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船
chuán
1 水上交通工具:~舶。~只。~舱。~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