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过山龙的简介:

guò/guo shān lóng
1.茜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茜草》。 2.虹吸管的通称。 3.刑具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虹吸管的别名。参见「虹吸管」条。

2. 茜草的别名。参见「茜草」条。

3. 拔开酒瓶口软木塞的螺旋形工具。《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广东梳佣又拿上酒来,一个年轻侍者拿了过山龙进来开酒。」

在汉语中,“过山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词语,通常它不作为独立词汇使用。不过,在特定的文化、地方习俗或者俚语中,“过山龙”可能具有特殊含义。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它的常见用法主要与以下内容相关:

  1. 过山车:有时也被戏称为“过山龙”,尤其是某些造型独特的过山车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舞龙的形象。

  2. 地方戏曲或民俗活动中的角色名:在一些地区的地方戏曲、民间故事或民俗活动中,可能会有以“过山龙”为名的角色或情节。

  3. 形象比喻:有时也被用来形容那些像龙一样蜿蜒曲折地穿越复杂地形的事物或行为,尤其是在描述某种运动项目时使用。

  4. 其他非主流用途:在极少数情况下,“过山龙”也可能作为某个特定领域内的术语出现。

下面提供五个相关的造句示例:

  1. 这座游乐场的新过山车被大家戏称为“过山龙”,因为它设计得非常逼真,仿佛真的可以飞越山脉。
  2. 在春节期间的庙会上,可以看到孩子们手持“过山龙”灯,奔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3. 他喜欢用过山龙来形容自己骑着摩托车在蜿蜒山路间的驾驶体验。
  4. 小说中的主角经历了一场惊险的冒险,“过山龙般”的逃脱让他成功逃出了敌人的追捕。
  5. 游戏中有一段特殊的关卡,玩家必须像操控“过山龙”一样灵活避开障碍物。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过山龙”可能有的用法构建的,并不代表该词语在正式语言中的准确使用方式。如果需要更精确的语境或解释,请告知具体的背景信息。

分词解释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