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可抗力的简介:
bù kě kàng lì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战争等对个人来说都可以成为不可抗力。在法律上,因不可抗力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战争等对个人来说都可以成为不可抗力。在法律上,因不可抗力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出于自然或人为,使人无法抵抗的强制力。如天灾、地变或战争等。
1. 出于自然或人为,使人无法抵抗的强制力量。如天灾、地变或战争等。
1. 出于自然或人为,使人无法抵抗的强制力。如天灾、地变或战争等。
词语详解
不可抗力(Unavoidable Force 或 Unforeseeable Circumstances)在法律领域中的定义是指那些超出当事人控制范围、无法预见且不可避免的自然或人为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使得合同的一方或双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这类事件通常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社会性事件如战争、政府行为、罢工等。
不可抗力条款通常存在于商业合同中,作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规定,一旦出现不可抗力情况,合同各方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法律责任。为了保障双方权益,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需要明确列出哪些因素会被视为不可抗力,并详细说明发生不可抗力时应如何处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造句
-
由于洪水造成了不可抗力事件,我们不得不推迟项目进度。
-
根据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的条款,公司有权在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暂停履行合同责任。
-
政府行为被认为是不可抗力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实施新政策期间可能会面临一些延误。
-
供应商由于发生了战争这样的不可抗力事件,无法按时交货,这符合我们双方签署的免责协议条款。
-
如果公司因罢工等不可抗力原因暂时停工,我们将采取应急措施以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可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抗
kàng
1 抵御:~击。~争。~拒。抵~。顽~。2 拒绝:~议。~上。~命。~税。3 对等:~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力
lì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