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联的简介:

shàng/shǎng lián
1.指楹联的前半联。 2.指旧体诗中相对地居先的一联。如首联为颌联的上联,而颌联又为颈联的上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对联的前一半。

上联,是中国传统对联的一种称呼,在汉语文化中常用于装饰、祝福或艺术创作之中。通常情况下,“上联”与“下联”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要求上下对应的两个句子在字数、平仄等方面相对应。

详细解释:

  • 结构:一般包括四至七个字,内容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情感等。
  • 平仄:讲究声调的协调美,上联与下联的句脚字(即最后一字)要求平仄相反。
  • 意境:通常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或哲理。

五个造句示例:

  1. 上联:“春风送暖入屠苏”,适合在春节期间使用,表示新春的祝福和喜悦的心情。
  2. 上联:“碧海青天夜夜心”,适用于中秋节或其他月亮相关的节日中,用来寄托思念之情。
  3. 上联:“白日依山尽”,可用作描述自然美景时开头,表达了壮阔的景象与深远的情感。
  4. 上联:“花香鸟语总关情”,适合于春天或花园中使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关注。
  5. 上联:“江水三千里”,可以用来描绘长河、旅途等场景,传达出悠远的情怀。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根据“上联”的特点进行的创作,实际应用时,“下联”应与之相对应。例如,对第一句的“春风送暖入屠苏”,下联可能为“新桃换旧符迎新春”。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lián

1 连结,结合:~合。~结。~系。~络。~盟。~邦。~袂。~名。~想。~姻。~营。珠~璧合。2 对偶的语句:对~。挽~。楹~。上~。下~。3 古代户口编制的名称,十人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