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库全书的简介:

sì kù quán shū
丛书名。1773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完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传世的各种重要著作,凡不利于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的著作多排斥不录。共缮写七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名。清乾隆时敕编之大丛书,历十余年始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著录凡一万零二百八十九种,计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全书共分抄七部,分别存放在宫内、圆明园、承德、沈阳、扬州、镇江、杭州,建文渊、文源、文津、文溯、文汇、文宗、文澜七阁以藏之。咸丰时,文源、文汇、文宗相继被毁,存世者惟文渊、文津、文溯及文澜四部而已。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清朝乾隆皇帝主持编纂,完成于1782年,是当时宫廷文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详细解释

  1. 名称解析:“四库”指的是这部大百科全书中所包含的四个主要部分,即经、史、子、集四大类。每一类都涵盖了古代文献中不同的知识领域,从儒家经典到各种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应有尽有。

  2. 编纂背景:《四库全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为了全面整理和保存中国古代文化遗产而编纂的。当时中国社会对文化传承的需求日益增强,统治者希望通过这一行动加强对文化的控制。

  3. 内容结构

  4. 经部包括儒家经典著作。
  5. 史部涉及各种历史书籍。
  6. 子部则包含哲学、宗教以及科技等各领域的专著。
  7. 集部收录了历代文人的诗文作品。

  8. 保存意义:《四库全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的珍贵资料。它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造句

  1.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献,《四库全书》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
  2. 在《四库全书》中,我找到了许多关于古代哲学思想的论述。
  3. 我们可以从《四库全书中》发现很多有趣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4. 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四库全书》,记录了无数先贤的思想精华。
  5. 四库全书》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大百科,是每个学者都应该阅读的经典之作。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四库全书》作为一部重要文献的价值,还体现了它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1 贮存东西的房屋或地方:仓~。国~。~存。2 姓。

quán

1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2 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3 都:代表~来了。4 使不受损伤:保~。5 姓。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