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容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容的简介:

guó róng
1.国家的礼制仪节。 2.国家的景象。 3.指国中绝色女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家的礼制仪节。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四六:「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2. 一国中容貌最美丽的女子。唐.富嘉谟〈丽色赋〉:「俄而世姝即,国容进。疑自持兮动盼,目烂烂兮昭振。」

词语“国容”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国家的仪态、风度或面貌,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或者精神风貌。这个词常常被用于描述国家的治乱状态、百姓的生活状况以及国家的政治清明与否等方面。

详细解释

  • 含义:它不仅指代一个国家外在的形式和样子(如建筑、服饰等),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该国的文化底蕴、政风民情。
  • 出处: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王言用,则邦无怨,国容顺。”这句话大意是说,君王的话如果能够被采纳实施,国家就没有了怨气,国家的仪态也就显得平和、顺从。

造句

  1. 古代文人曾有诗句云:“国家气象如长虹,万民共仰此繁荣”,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画面。
  2. “在国容昌盛之时,文化得以传承,人民安居乐业。”这句话强调了国容与人民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3. 他形容古代盛世的景象时说:“那时,国容雍容大度,朝臣皆有礼节,百姓和谐共处。”这句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今日之中国,国容日新月异,科技飞速发展,文化自信满满。”这句话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5. “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国容’。”这是对未来寄予的期望。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国容”一词,并感受到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róng

1 包含,盛(chéng):~器。~量(liàng )。~积。~纳。无地自~。2 对人度量大:~忍。宽~。3 让,允许:~让。不~人说话。4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止。~颜。~光。~貌。仪~。军~。市~。阵~。姿~。5 或许,也许:~或。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