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墩子的简介:
dūn zǐ
厚而粗大的一整块石头或木头:菜~(切菜用具)ㄧ坐在石~上。
厚而粗大的一整块石头或木头:菜~(切菜用具)ㄧ坐在石~上。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粗大的石块或木头。《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如今你既把我闹了来了,有你甚么好花儿呀,好果的呀,就简直的给我带,给我吃,不爽快些儿吗?还要这块木头墩子作甚么?」
关于“墩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它并不作为标准词汇使用。根据不同的语境,“墩子”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或被用于特定场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用法:
-
家具类:在一些地方方言中,“墩子”指的是类似于凳子但更为矮小的一种坐具,通常用来指代儿童的座椅。
-
网络流行词:在网络语境下,“墩子”有时被用作一个带有调侃性质的称呼或昵称。
-
地名别称:在某些地区,比如广东、福建等地的一些地方名称中会使用“墩”,如墩头村等,但这些并非现代汉语的标准词汇。
-
其他用途:有时候,“墩子”也可能用于特定的专业术语或者俚语中,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考虑到上述情况,在这里提供5个网络流行语境下的造句实例:
- 他家的小孩总是坐在客厅的“墩子”上,看着电视里的动画片。
- 小明给新交的朋友起绰号叫“大墩子”,结果引来了一阵笑声。
- 在这次团队建设活动中,大家被要求分组讨论,每组用一张“墩子”围成一个小圈来表示亲密感。
- 他在社交平台上自称为“生活的小墩子”,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刚搬进新家的小红发现客厅角落里放着一个旧“墩子”,决定把它改造一下当作装饰品。
请注意,由于“墩子”在标准汉语中不作为常用词汇,上述造句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其在网络语境或地方方言中的使用情况。
分词解释
墩
dūn
1 土堆:土~。2 厚而粗的木头、石头等;座儿:桥~。菜~(切菜用的砧类器具)。树~。3 量词,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谷子。柳~。4 古同“蹲”。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