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的拼音、解释、组词

声调的简介:

shēng tiáo/diào
①说话、读书的腔调。②字音的高低升降。普通话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声音高低升降的调子。如国音所分的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轻声等读法,或音乐中音阶的高低。【例】这段音乐声调悠扬,是整首曲子的精华部分。

2. 诗文字句中音韵配置的抑扬顿挫。【例】声调铿锵

1. 诗文字句中音韵配置的抑扬顿挫。如:「声调铿锵」。

2. 音乐的节奏。如:「声调悠扬」。

3. 声音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如国音所分的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轻声等读法。

4. 声音和谐。《淮南子.本经》:「行沮然后义立,和失然后声调。」

声调》这个词在汉语中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它是语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四声理论,汉语普通话的基本声调分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每种声调都有其特定的声音高度和变化趋势。

详细解释

  • 阴平:声音高而平稳。
  • 阳平:声音从低到高上升,中间没有停顿。
  • 上声:音高先升后降,但最终下降至一个较低的音位。
  • 去声:从高开始直接降到最低点。

这些声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有着重要影响。

造句

  1. 这首歌曲里的每个字都有特定的声调,使得歌词听起来更具有韵律感。
  2. 他读课文时非常注意声调的变化,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在辩论赛中,选手们不仅要掌握论点,还要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来增强说服力。
  4. 我们学习普通话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字的声调变化,这样才能发出正确的音节。
  5. 诗人运用不同的声调来表达情感的变化,使诗歌富有音乐性。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声调》不仅仅是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变化,更是语言中蕴含的情感、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分词解释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