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砦的拼音、解释、组词

堡砦的简介:

bǎo zhài
1.堡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石头砌成的防御堡垒。《宋史.卷三二四.列传.赵滋》:「代州、宁化军有地万顷,皆肥美,可募人田作,教战射,为堡砦。」《明史.卷一六五.陶成列传》:「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

词语“堡砦”是指古代的一种军事防御设施,通常指的是用土或石建造的小型城堡、要塞。这类建筑物一般规模较小,但坚固耐攻,主要用于守卫关隘、险要地形等地形特征,或者是作为军事行动的前哨据点。

详细解释:

  1. 结构与功能:“堡砦”多采用方形或长方形布局,设有城墙、城门和箭楼等基本防御设施。通常配备有少量士兵进行值守,起到监视敌情、控制道路的作用。
  2. 位置选择:由于其设计目的是加强防守而非发起攻击,因此“堡砦”常建于易于设防的位置,如山谷入口、渡口旁或山顶之上等。
  3. 历史背景与用途:“堡砦”的出现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边疆安全和内部秩序维护的需求。从汉代至明清时期,这些防御工事在中国的边陲地区广泛存在。

造句示例:

  1. 古城墙上,几个老人围坐在一块巨大的石碑前,回忆着曾经驻守在堡砦里的岁月。
  2. 在一次考古发掘中,人们发现了许多与堡砦相关的古代兵书和图谱,为研究其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3. 战争年代里,当地百姓依靠城堡、堡砦等建筑进行自卫,抵御外敌的侵犯。
  4. 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在山脉间建造了多座坚固的堡砦来阻止敌人的入侵。
  5. 城市周边散布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堡砦遗址,它们见证了古代中国军事防御体系的发展。

分词解释

bǎo,bǔ,pù

1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垒。城~。桥头~。2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以自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