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逆的拼音、解释、组词

呕逆的简介:

ǒu/ōu/òu nì
1.气逆而产生呕吐的感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气逆。《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

《呕逆》是中医术语,指的是患者在进食后或无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出现不由自主地从口中吐出胃中之物的现象。这种症状常伴有恶心、呃逆(打嗝)等症状,有时也称为反胃。

详细解释:

  1. 病因:中医认为呕逆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等因素引起。
  2. 表现:患者可能会感到强烈的不适感,并且有呕吐物排出。呕吐物可能包含食物残渣或清水,伴随恶心、打嗝等症状。
  3. 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理论,一般采用调理脾胃、和胃降逆的原则进行治疗。

造句:

  1. 因为吃了太多油腻的食物,李明出现了呕逆的症状。
  2. 每当心情紧张时,她总是会感到恶心,并且出现呕逆的现象。
  3. 医生诊断后告诉他,这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暂时性呕逆现象,让他注意饮食健康。
  4. 为了缓解母亲的病状,父亲带她去了中医馆,希望通过草药调理达到和胃降逆的效果。
  5. 按照医生建议,他调整了日常饮食习惯,并且定期进行针灸治疗,逐渐减轻了呕吐和呕逆的症状。

分词解释

ǒu,ōu,òu

1 吐:~吐。~血。~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作~(恶心,厌恶)。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2 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4 迎接:~旅(旅店)。5 预先:~料(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