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笺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笺的简介:

shàng/shǎng jiān
1.犹上表。

  • AI解释

上笺》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书信的一种形式,是向尊长或上级呈递的文字材料。这个词通常用于表达对收件人的尊敬,强调所写内容的重要性或者正式性。在现代语境下使用较少,更多地被用作古文中的术语。

详细解释:

  • 词源:《上笺》一词源自古代中国,常用于官场、士大夫之间或臣民对君主的书信中。
  • 使用场景:多见于正式场合或者在给上级、长辈呈递的内容中。比如官员向皇帝报告工作、学生向上级老师请教问题等情况下。
  • 特点与意义:“上”字暗示了写信人的地位可能低于收件人,表达尊敬之情;“笺”则强调了书信的形式。

造句示例:

  1. 明朝文臣李大明曾向皇帝上笺陈情,请求放宽对江南灾区的税赋。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多次提到了要上笺给后主刘禅,表达忠诚与建议。
  3. 在古代官场上,官员之间通常会以书信或上笺的形式互相交流政务情况。
  4. 汉代文人贾谊写给汉文帝的《治安策》,也是通过上笺的形式提交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策略。
  5. 小说中描述了一个年轻的士子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决定撰写一封正式的上笺向老师请教学问。

这些例子展示了“上笺”在古代社会中的用途及其所传递出的庄重与尊敬之情。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