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窠麻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窠麻的简介:
yī kē má
1.比喻杂乱成堆。
1.比喻杂乱成堆。
- AI解释
《一窠麻》中的“窠”在此处是一个量词,用来形容成窝、巢或群的状态,“麻”指的是麻雀。因此,《一窠麻》通常被用作比喻来形容一群麻雀聚集在一起的情景。“窠”在这里也可以引申为“窝”的意思。
详细解释
- 窠(kē):本意指鸟兽的巢穴,这里借指聚居的地方。
- 麻:指的是麻雀,一种常见的鸟类。在这里,“一窠麻”比喻很多只麻雀聚集在一起。
这句话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学化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一个直接的成语或者固定短语,但它常用来形容一群麻雀或类似众多、杂乱无章的事物聚在一起的情景。
造句
- 春天到了,田野里一窠麻在绿油油的麦田上跳跃觅食。
- 那个破旧的小屋外,一窠麻在树枝间欢快地鸣叫。
- 夕阳西下时分,村口的老槐树上聚集了一窠麻,它们或飞或落,一片生机盎然。
- 小院的角落里长出了几株野草,一群一窠麻在这里筑起了新家,每日欢歌笑语不断。
- 窗外传来阵阵鸟鸣声,仔细一听,原来是邻居家屋檐下的那窠麻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麻
má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2 指“芝麻”:~酱。~油。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6 带细碎斑点的:~雀。~蝇。7 喻纷乱:~乱。~沸。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