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言诗的简介:

qī yán shī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源于汉代民间歌谣,至六朝而趋于成熟。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与五言诗同为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形式。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排律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诗体。每句七字,自唐代始盛,分七言古风、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七言绝句等。

七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它的特点在于每首诗有七字一句(即“七言”),通常四句为一首,共计二十八字;有时也会扩展到八句,形成五十六字的作品。七言诗要求音韵和谐、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在古代,七言诗经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描绘自然景物或社会现象。

详细解释

  1. 形式结构:每首诗由四句组成,每一句七个汉字。
  2. 押韵规则:通常,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即偶数句)要押相同的韵脚。
  3. 平仄规则七言诗遵循一定的平仄原则,如平平仄仄平平仄等。但是,在古代文人中,尤其在五代至宋词时期,对“拗救”和“失粘”的宽容度较高。

造句

  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 在秋风的吹拂下,气温逐渐转凉,树叶枯黄,秋霜降临,一切生机似乎都在减退。

  3. 桃花依旧笑春风,绿柳新妆映日红。

  4. 春天依然充满着桃花的微笑和新绿柳树的美丽画卷,它们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 夜晚时分,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四周布满了寒霜,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映照着诗人的忧愁之情。

  7.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8. 诗人手持竹制手杖和草鞋,感觉轻松自在,如同骑在骏马上一般;不畏惧生活中的风雨挑战,即使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在一生中也能从容面对。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0. 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松树之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面潺潺流动,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具体的场景或情感表达七言诗的魅力和特点。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