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泰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识泰山的简介:

bù shí tài shān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地位高、本领大的人。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兄长,望乞恕罪。

1. 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地位高、本领大的人。《水浒传》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凟兄长,望乞恕罪。」

不识泰山》这个短语在现代汉语中并非一个标准成语或固定搭配,但我们可以从字面上进行拆解和理解。"不识"意为不认识;"泰山"在这里是特指,通常比喻为地位高、声望大的人或事物。因此,“不识泰山”可以引申为“不认识地位显赫或重要的人物”。

详细解释

  • 不识:不认识。
  • 泰山:原指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泰山,在这里用作借代,比喻地位高的人或重要的事情。

造句

  1. 小李虽然已经在公司工作多年,但一直没能结交到公司的高层领导,至今仍“不识泰山”。
  2. 初次参加行业大会的小王对很多参会者都感到陌生,他自嘲道:“我现在还‘不识泰山’呢!”
  3. 虽然小张在社区中已经是个熟面孔了,但他对于一些社区的负责人和重要人物还是“不识泰山”。
  4. 小孙是公司新来的实习生,他对公司的老板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都还不熟悉,现在“不识泰山”的情况比较普遍。
  5. 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圈子,李经理决定先从认识几个关键的人物做起,以免将来遇到重要的事情还“不识泰山”。

需要注意的是,“不识泰山”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或俗语,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习惯有所变化。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tài

1 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2 佳,美好:~运。否(pǐ)极~来。3 极:~西(旧指欧洲)。4 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5 通:天地交~。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