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笈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笈的简介:

fù jí
背着书箱去求学:负笈游学。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出外求学。【例】表姊大学毕业之后,远渡重洋,负笈英国。

1. 背著书箱。比喻出外求学。《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人》:「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

词语《负笈》解析

负笈(fù jí):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汉语,是形容背着书箱求学的意思。其中“负”意为携带、背负,“笈”则是古代的一种书籍装具,类似于现代的皮包或书包。“负笈”的含义主要强调的是一个学子带着知识的象征——书籍,行走于道路之间,去追求学问的行为。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学习方式,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和精神寓意。

在古文中的使用常常带有赞美之意,意指求学者对于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与追求,不论旅途多么艰难曲折,都执着于前进。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士子的风骨和毅力。

造句

  1. 古代许多有志青年,怀揣报国之志,负笈远行,只为求得真知灼见。
  2. 他自小便梦想成为一位文人学者,因而年少时便常常独自一人负笈出游,遍访名师。
  3. 这位老先生年轻时曾负笈千里前往京城,只为能亲耳聆听那些知名大师的教诲。
  4. 在那战乱频仍的时代,许多学子即便面对着险恶环境,依然坚持负笈求学。
  5. 为了追求知识与真理,很多有志之士毅然决然地负笈远行,踏上了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求学之路。

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古人携带书籍和书箱长途跋涉求学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高尚的精神风貌。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