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贤易色的拼音、解释、组词

贤贤易色的简介:

xián xián yì sè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出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邢昺˙疏: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贤,则善矣。故曰贤贤易色也。谓以尊敬贤者之心去替代爱好美色之心。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圣人承天,贤贤易色,取法于此。

1. 语出《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宋.邢昺.疏:「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贤,则善矣。故曰贤贤易色也。」谓以尊敬贤者之心去替代爱好美色之心。《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圣人承天,贤贤易色,取法于此。」

词语“贤贤易色”出自于《论语·季氏》,原文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女曰:‘贤贤易色。’” 这里,“贤贤”是一个双音节词,其中第一个“贤”指的是有德行、有能力的人;第二个“贤”则是动词,意为尊重或重视。“易色”则指减少对容貌的注重和喜爱。

整体而言,“贤贤易色”的意思是指在对待人的时候,更看重对方的品德和才华,而不是过分关注外貌或者表面的东西。这种理念强调的是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远超过外在形象,在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婚姻关系中尤为重要。

以下是5个造句:

  1. 他一直秉持着“贤贤易色”的原则来交友择偶。
  2. 现代社会提倡“贤贤易色”,鼓励人们追求真才实学,而不是一味看轻外表。
  3. 贤贤易色”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中,在选人用人时同样值得推崇。
  4. 夫妻之间要做到相互尊重,“贤贤易色”是维系感情的重要原则之一。
  5. 在职场上,更应该“贤贤易色”,重视同事的能力和贡献而非只看其外表。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贤贤易色”的精神在于注重内在品质,强调了人与人交往时应看重对方的实际价值。

分词解释

xián

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2 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2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手。~地。变~。4 交换:交~。贸~。5 轻慢:贵货~土。6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4 种类:各~用品。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6 妇女美貌:姿~。~艺。7 情欲:~情。好(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