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紫腰金的拼音、解释、组词

背紫腰金的简介:

bèi zǐ yāo jīn
身穿紫袍,腰佩金饰。指做大官。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身穿紫袍,腰佩金鱼袋。比喻当大官。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五出:泼禽兽,没道理!书院中怎不攻文艺?指望你背紫腰金,怎知你不成器!

1. 身穿紫袍,腰佩金鱼袋。形容当大官。《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五出》:「泼禽兽,没道理!书院中怎不攻文艺?指望你背紫腰金,怎知你不成器!」

词语详解

背紫腰金:这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富有。具体来说,“背”指的是背部,“紫”指紫色(古代贵族或官员常穿紫袍),而“腰金”则是腰部佩带黄金首饰的象征。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拥有大量财富和权势,过着奢华的生活。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中的描述:“身背紫袍,腰缠万贯。”它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角色的富贵或富有,表达一种夸张的手法来凸显人物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

造句

  1. 小说中的财主,身穿锦衣玉带,背紫腰金,显赫一时。
  2. 在古代戏剧中,那些扮演大官的角色,往往都打扮得背紫腰金,尽展豪门贵族的气派。
  3. 虽然他只是个小职员,但他的住处布置得相当奢华,真是个典型的背紫腰金的人物。
  4. 为了迎接重要客人,主人特地换上一套新制的衣服,显得特别的背紫腰金
  5. 在那个故事里,主人公的父亲是位极富盛名的大商人,家中背紫腰金、财源滚滚。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也帮助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形象化的描绘。

分词解释

bèi,bē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5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6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7 违反:违~。~离。~信弃义。8 不顺:~运。~兴(xìng )。9 偏僻:~静。10 听觉不灵:耳~。

1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红。~铜。~外线。~药水。2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衣。~书(①道经;②皇帝诏书)。~诰(帝王诏令)。~台(神仙、帝王所居)。~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绶。~垣(皇宫)。~阙。~光阁。~禁城。~袍金带。3 姓。

yāo

1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板儿。~杆子。~背。~身。~肢。~围。2 东西的中段,中间:半山~。3 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海~。4 裤、裙等围在腰上的部分:裤~。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