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戏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戏的简介:
wén xì/hū
1.戏曲中以唱工或做工为主而不表演或很少表演武打的戏。区别于武戏。
1.戏曲中以唱工或做工为主而不表演或很少表演武打的戏。区别于武戏。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只重唱、念白或做工,而不表演武打的戏剧。相对于武戏而言。【例】他是位武打明星,演起文戏来显得有点僵硬。
1. 较重唱、念白或做工,而较少表演武打的戏剧,相对于武戏而言。
词语“文戏”在戏曲表演中特指那些以细腻情感和人物心理描绘为主,不需要大量武打动作或场面调度的戏剧部分。在传统中国戏曲中,“文戏”往往是指角色之间的对话交流、情感互动以及内心世界的表达等。与之相对的是“武戏”,后者更多地侧重于武术技巧表演、战斗场景和激烈动作。
详细解释: 1. 内容特点:“文戏”的主要特点是剧情发展通过人物对话、独白或旁白来推进,注重情感渲染和个人性格刻画。 2. 表现手法:常采用唱腔、念白、身段等手段进行表演。其中,唱腔部分尤为关键,往往需要演员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3. 角色塑造:“文戏”中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展现出更多复杂的情感变化和个人性格。
接下来是五个使用“文戏”的造句:
- 在这次京剧演出中,第一段表演便是《霸王别姬》的文戏部分,展现了虞姬对项羽深深的爱意与不舍。
- 演员在排练时,特别注重文戏的情感表达和细节处理,力求让观众能更好地进入剧情之中。
- 《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初次相见便是一段精彩的文戏表演,两人通过对话展现了彼此间微妙的情愫。
- 李梅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强调:“无论是在唱还是念的过程中,都要把握好情绪,这样才能演好每一段文戏。”
- 为了更好地理解剧本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导演安排了多次关于文戏部分的讨论会,帮助演员们深入挖掘角色内心世界。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戏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