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风捕影的拼音、解释、组词

捉风捕影的简介:

zhuō fēng bǔ yǐng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捕风捉影」。见「捕风捉影」条。

2. 此处所列为「捕风捉影」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成帝末年颇好鬼神,亦以无继嗣故,多上书言祭祀方术者,皆得待诏,祠祭上林苑中长安城旁,费用甚多,然无大贵盛者。谷永说上曰:「臣闻明于天地之性,不可或以神怪;知万物之情,不可罔以非类。诸背仁义之正道,不遵《五经》之法言,而盛称奇怪鬼神,广崇祭祀之方,求报无福之祠,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遥兴轻举,登遐倒景,览观县圃,浮游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获,与山石无极,黄冶变化,坚冰淖溺,化色五仓之术者,皆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听其言,洋洋1>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2>如系风3>捕景4>,终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听,圣人绝而不语。……」上善其言。 〔注解〕 (1) 洋洋:充满的样子。 (2) 荡荡:浮夸不实的样子。 (3) 系风:缚住风。「系」通「系」。 (4)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5) 距:抗、违。通「拒」。

3. 此处所列为「捕风捉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捕风捉影」原作「系风捕景」。汉成帝晚年迷信鬼神,又因没有子嗣,许多人向成帝上书谈论祭祀鬼神或神仙之道,因此都轻而易举地得到高官厚禄。成帝听信他们的话,在长安郊外的上林苑举行祭祀,祈求上天赐福,花费大量的金钱,但却没有什么应验。后来光禄大夫谷永上书给汉成帝说:那些方士大谈神仙鬼怪,宣扬祭祀的方法,又说世上有仙人,吃了不死的仙药,就能长生不老。说得好像真的一样,其实不过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像要缚住风、捉住影子一样什么也不会得到,希望皇上不要再让那些方士的胡言乱语影响您了!汉成帝听了谷永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劝谏。后来「捕风捉影」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说的话毫无根据,凭空揣测。

1. 比喻事情无事实根据,凭空揣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如是我闻四》:「是事如捉风捕影,杳无实证,又不可刑求。断离断合,皆难保不误。」

词语解析

《捉风捕影》: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徒劳无功地追求虚幻的事物。它反映了对某些无法直接感知或难以抓住的事物的执着追求,而这种追求往往最终是无效的。这个词常用于描述一种理想主义或者空想的状态。

造句

  1. 小明总是梦想着一夜暴富,却天天沉迷于网络赌博和彩票,真是典型的捉风捕影。
  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人盲目地追逐所谓的“成功秘诀”,结果往往只是捉风捕影,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3. 虽然他的理想很美好,但要实现那样的世界和平,并非朝夕之间的事。这种想法有些捉风捕影的意味。
  4. 他一直试图通过冥想达到心灵上的纯净,可是这种方法对于现代人来说往往只是捉风捕影,没有实际效果。
  5. 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地为梦想努力,而不是整天像捉风捕影般追逐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分词解释

zhuō

1 抓,逮:~拿。~奸。~贼。~弄。捕~。捕风~影。2 握:~笔。~刀(代人作文)。~襟见肘。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

1 捉,逮:~捉。~获。~杀。巡~。缉~。~风捉影。

yǐng

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 形象:摄~(照相)。留~。剪~。~印。~像。3 描摹:~写。~抄。~宋本。4 指“电影”:~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