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都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都的简介:

zǐ dū/dōu
1.古美男子名。 2.即冯子都。汉乐府诗《羽林郎》中的美女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对美男子的通称。《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2. 春秋时郑国大夫公孙阏的字。

子都》并非一个明确的词汇或成语,从字面上理解,“子”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类似于“先生”或者“君”,而“都”则有“美好的”、“优秀的”之意。因此,《子都》可能指的是品德高尚、相貌出众的人物,源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的典故:“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里描述的是作者未见到心慕之人(子都)的情形。

不过,《子都》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其含义多是通过上述诗句来间接理解的。接下来提供5个造句作为参考:

  1. 据说古代有位名叫子都的人物,他的相貌和品德都非常出众,成为后世人们赞美和效仿的对象。
  2. 尽管他并非子都,但他在人群中依旧显得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3. 从古至今,人们常常将那些英俊或者才华横溢的青年称为“子都”一般的人物。
  4. 在文学作品中,“子都”的形象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品质或人物,以表达作者对理想之人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5. 尽管没有直接描述子都的形象,但诗中的比喻手法使得读者联想到他那如同扶苏般的清雅,以及如荷华般鲜艳夺目的美貌。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中,“子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或表达方式。上述造句更多是基于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所构建的场景。

分词解释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