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权纳赇的拼音、解释、组词
招权纳赇的简介:
zhāo quán nà qiú
把持权柄,收受贿赂。同“招权纳贿”。
把持权柄,收受贿赂。同“招权纳贿”。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把持权柄,收受贿赂。明史˙卷一七三˙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亦作招权纳赂、招权纳贿。
1. 把持权柄,收受贿赂。《明史.卷一七三.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也作「招权纳赂」、「招权纳贿」。
《招权纳赇》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招权”和“纳赇”。它属于中国古代官场术语。
- 招权:意指以权力为诱饵,引诱、吸引或收买有影响力的官员或者普通人来获取利益。
- 纳赇(qiú):意指收取贿赂。这里的“赇”是指贿赂的财物。
综合起来,《招权纳赇》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利用职权去获取不正当的利益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在古代常用来形容某些官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谋取私利的现象。
造句
- 古代官场中确实存在不少《招权纳赇》的案例,为了个人私利而牺牲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他利用手中权力,进行《招权纳赇》,最终被绳之以法。
- 官府在审查此案时,坚决打击《招权纳赇》行为,恢复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 当初那位官员之所以落马,就是因为他在任职期间大肆进行《招权纳赇》,严重违反了廉洁从政的规定。
- 只要我们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能有效遏制《招权纳赇》现象的发生。
请注意,《招权纳赇》这样的词语和行为在现代社会是非常不被提倡的,任何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严惩。
分词解释
招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权
quán
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2 有利的形势:主动~。3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4 暂且,姑且:~且。5 秤锤:~衡。6 衡量,估计:~其轻重。7 姓。
纳
nà
1 收入,放进:出~。藏污~垢。2 接受:采~。笑~。~谏。3 享受:~福。~凉。4 缴付:~税。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鞋底。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