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讯的拼音、解释、组词

拷讯的简介:

kǎo xùn
1.刑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刑审问。《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府尹也巴不得了结这段公案。拷讯一回,可怜崔宁和小娘子受刑不过,只得屈招了。」《水浒传》第四○回:「戴宗由他拷讯,只不肯招和梁山泊通情。」也作「拷勘」。

词语解释

拷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主要含义是指通过施加肉体痛苦的方式审问或逼取犯人的口供。这个词带有明显的负面和不人道色彩,强调了审问过程中的暴力与严刑峻法。

造句

  1. 历史事件中,拷讯是常见的手段之一,用来获取敌对派系的密谋信息。

  2. 在古代中国,一些官吏滥用职权进行非法的拷讯,导致很多无辜者受冤枉。

  3. 为了避免过度使用拷讯,法律系统应该严格规定其适用范围和程序。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拷讯这一手段已经逐渐被废止。

  5. 历史学者研究了拷讯在某些朝代中的应用情况,揭露其中的暴力与不公之处。

这些造句展示了“拷讯”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和意义。请注意,在现代司法实践中,拷讯已被严格禁止,尊重人权、遵循法治原则成为了普遍共识。

分词解释

kǎo

1 打:~打。~问。~掠(泛指刑讯)。三~六问。

xùn

1 问,特指法庭中的审问:审~。刑~。~问。2 消息,信息:通~。音~。~息。3 告,陈诉:“夫也不良,歌以~之。”4 中国西周时对俘虏的称谓:执~(意思是捉到俘虏)。5 古同“迅”,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