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莱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寇莱公的简介:

kòu lái gōng
1.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景德元年契丹军进攻时任宰相,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抗战,促使真宗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天禧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四年又被丁谓排挤降官。后被贬死于雷州。能诗,今传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宋朝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参见「寇准」条。

《寇莱公》并非一个标准的历史人物名,而是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寇准(961年-1023年)的尊称,“莱公”是其谥号。寇准在历史上的确声望颇高,在朝中多次担任重要职务,以直言敢谏著称,并且在抵御辽国入侵方面有过突出表现。因此后人常常将“寇莱公”作为他对这位政治家的一种敬称。

详细解释

  • 寇准:北宋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 莱公:这是寇准去世后朝廷赐予他的谥号,意为“忠清粹德”,是对其品德的最高赞誉。其中,“莱”指的是莱州(今山东莱州),这与他的一些历史事迹有关。

造句

  1. 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就是被后世称为寇莱公的一代名臣。
  2. 寇莱公在面对国家危难时,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前线指挥作战。
  3. 正如寇莱公所言,“忠臣不事二君”,他的一生都致力于维护宋朝的稳定和尊严。
  4. 今天是寇莱公诞辰纪念日,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政治家。
  5. 在国家危难之际,我们应当学习寇莱公那种为国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

分词解释

kòu

1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贼~。2 侵略者来侵犯:~边。3 姓。

lái

1 藜。2 〔~菔〕萝卜的别称。3 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政烦赋重,田~多荒”。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