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穴的拼音、解释、组词

岩穴的简介:

yán xué
1.亦作"嵓穴"。 2.山洞。 3.指岩穴之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山岩的窟穴。《庄子.山木》:「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一》:「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2. 隐居而不做官。《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以岩穴为先,勿取浮华。」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孤始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岩穴》这个词实际上并不常见,可能是指与“岩穴”相关的概念。通常,“岩穴”指的是岩石或山崖中的洞穴或者自然形成的隐蔽之所,可以用于描述自然地理环境,也可以用在比喻中指代隐居、隐退的场所。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岩”是指岩石、山石;“穴”则意味着洞穴。因此,“岩穴”直译即为岩石或山崖中的洞穴。
  2. 象征意义:在文学和文化中,通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隐蔽之地或是隐居之处,可能带有一种避世、宁静或者超脱世俗的意境。

造句:

  1. 春日暖阳照耀下的岩穴显得分外温馨,成为小动物们安全的栖息之所。
  2. 这个地方的环境幽静宜人,仿佛是古代隐士选择岩穴隐居的理想之地。
  3. 看着山石间的岩穴,我突然想起了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生活。
  4. 他的住处位于悬崖峭壁之上的岩穴中,常年与世隔绝,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5. 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他选择在山林间找寻岩穴隐居,在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

这些句子主要强调了“岩穴”的自然环境和可能蕴含的隐逸文化意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yán

1 高峻的山崖:~壁。~壑。2 构成地壳的石头:~石。~洞。~浆。~层。熔~。3 险要,险峻:~险。~邑。4 山洞:中空成~。~居穴处。

xué

1 洞,窟窿:孔~。石~。~居。~隙。龙潭虎~。2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位。3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头。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