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听远的拼音、解释、组词

天高听远的简介:

tiān gāo tīng yuǎn
指处于远离君王或中央政权的地方,下情无径上达,上面也无从听得下面的呼声。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远离君主或中央政府,下情无由上达,人民有冤难诉。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然天高听远,情不上通,徒独望青云而拊心,仰高天而叹息耳。明˙无名氏˙走安南玉马换猩绒:总为天高听远,分明是半壁天子一般。

1. 远离君主或中央政府,下情无由上达,人民有冤难诉。《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然天高听远,情不上通,徒独望青云而拊心,仰高天而叹息耳。」明.无名氏《走安南玉马换猩绒》:「总为天高听远,分明是半壁天子一般。」

词语“天高听远”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惯用语,但从其结构和字面意思推测,“天高”可以理解为视野宽广、心胸开阔的状态;“听远”则可能意指听闻远处的消息或声音。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大致的意思可能是形容一个人站在高处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或者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聆听更广阔的天地或信息。

但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具普遍性和传统含义的解释,我假设这是一个自创词组,并提供以下解释: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眼界开阔、心胸豁达,同时也能从远处听到或了解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或启示。这样的态度有助于人理解更加深远的世界观和更广阔的视野。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作为参考:

  1. 作为一名领导者,他总是能以天高听远的心态去洞察市场变化与趋势。
  2. 我们应该学习古人“天高听远”的智慧,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宽广。
  3. 在这次国际交流活动中,他的发言展现了天高听远的视角,引发了广泛共鸣。
  4. 通过不断阅读和旅行,她逐渐养成了天高听远的习惯,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5. 我们需要培养这种天高听远的精神状态,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晰的认知。

请注意,“天高听远”并非正式的成语或惯用语,上述解释为自行解析后的意义。如果需要更准确的用法,请查阅官方词典或相关资料。

分词解释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gāo

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2 高度:他身~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级。~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5 声音响亮:引吭~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7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11 姓。

tīng

1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3 任凭,随:~任(rèn )。~凭。~之任之。4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可口可乐。

yuǎn,yuàn

1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2 时间长:~古。~祖。长~。永~。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4 深奥:言近旨~。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