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访的拼音、解释、组词

廉访的简介:

lián fǎng
1.察访。廉,通"覝"。 2.宋廉访使者﹑元肃政廉访使以及后世按察使的通称。廉,通"覝"。 3.指出任此种官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察探、访查。《宋史.卷三九五.列传.李大性》:「会从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待本院廉访得实,当有移文至彼知会。」

2. 宋代廉访使者、元代肃政廉访使及明、清按察使的通称。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自家王庆,在这赵廉访老相公府内做著个堂候官。」《宦海》第八回:「陆廉访听了,袁太守竟教训起他来,气得七孔生烟,双眉倒竖。」

廉访》一词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负责地方监察事务,主要职责是监督官员行为、查处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这个职位强调的是廉洁奉公和公正执法的精神。

详细解释

  1. 职务性质廉访是一种监督性较强的官职,在中国古代多见于明清两代的地方监察体系中。
  2. 职责范围:主要负责检查地方官员的行为是否符合法规,有无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行为。此外,廉访官还会参与审理一些案件,特别是涉及腐败和不法行为的案件。
  3. 文化意义:强调了“廉洁”与“公正”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官员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

造句

  1. 明朝时期,各地均设有廉访官,以防止官员腐败现象的发生。
  2. 清代廉访制度虽然在某些地方有所松懈,但总体上仍有效遏制了贪污问题的泛滥。
  3. 这位廉访官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成功揭露了一起重大贪污案件。
  4. 为了提升政府形象和民众信任度,现代监察部门借鉴古代廉访制的精神,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5. 通过设置专门的廉访机构或职位,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这些造句既体现了廉访官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职责所在,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对于这一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分词解释

lián

1 堂屋的侧边:~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2 不贪污:~洁。~正。~明。3 便(pián )宜,价钱低:物美价~。4 察考,访查:“且~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5 姓。
访

fǎng

1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2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