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鬻的拼音、解释、组词

典鬻的简介:

diǎn yù
1.典押出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物品质押贷款。如:「典鬻家当」。也作「典当」。

词语“典鬻”在古代汉语中是指以抵押物或田地等财产权利作为交易筹码,通过出售来换取资金的行为。具体来说,“典”指的是将动产或不动产暂时性卖给他人,并约定一定期限后赎回;而“鬻”则是指公开卖出、买卖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典”:古代的一种借贷形式,即当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可以用抵押的物品作价抵债,出卖这些物品以获得资金。但和现在的拍卖不同,“典”的所有权在赎回之前并不会完全转移给买家。
  • “鬻”:指公开销售或买卖的行为。

造句

  1. 因家道中落,他只得将祖传的田地典鬻换取了一些周转资金。
  2. 这个商人精明能干,常常通过典鬻一些多余的货物来获取额外的资金。
  3.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商家为了维持经营,不得不选择典鬻房产以获得急需的资金。
  4. 贫穷的小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家传的字画典鬻出去,希望能够换点钱应急。
  5. 因为生意亏本,老李决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古董进行公开售卖(鬻),希望以此挽回损失。

分词解释

diǎn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据~。2 标准,法则:~章。~制。~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3 指典礼:盛~。大~。4 主持,主管:~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卖。~押。~契。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