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乘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乘的简介:
gōng chéng/shèng
1.王室或诸侯国的兵车。 2.指驿车。 3.爵位名。为二十等爵的第八级。 4.复姓。唐代诗人有公乘亿。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公乘亿》。
1.王室或诸侯国的兵车。 2.指驿车。 3.爵位名。为二十等爵的第八级。 4.复姓。唐代诗人有公乘亿。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公乘亿》。
- AI解释
《公乘》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古时一种公共马车,是一种用于平民乘坐而不需自备马匹的公共交通工具。它来源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乘车制度,通常由国家或贵族赞助提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公乘”这个词语用得较少,更多的是出现在对历史文化的讨论中。
造句:
- 在古代,公乘是平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 这位贤者曾多次乘坐公乘,往返于各地讲学。
- 据史书记载,在周朝时期,国家就设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公乘系统。
- 公乘作为一种历史产物,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使用,但它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交通发展的重要窗口。
- 从古人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乘坐公乘是一种较为便捷且相对舒适的出行方式。
由于“公乘”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较少,以上造句更多是基于其历史背景进行构建。如果您需要更加贴合实际使用的语境,请告知具体的应用场景或主题,以便提供更合适的例子。
分词解释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乘
chéng,shèng
1 骑,坐:~马。~车。~客。~警。2 趁着,就着:~便。~机(趁着机会)。~势。~兴(xìng)。因利~便。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法。~幂(mì)。~数。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小~。上~。下~。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