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茅的拼音、解释、组词

分茅的简介:

fēn/fèn máo
也叫“授茅土”或“分茅裂土”。古代帝王用茅包土分封诸侯的仪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等传.史臣曰》:「有晋郁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恒典,仪台饰衮,礼备彝章。」

分茅》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的是古代帝王赏赐官职或封地时的一种仪式,具体是指将象征权力和荣耀的茅草分给受封的人,作为其地位或领地的象征。这一仪式往往与分封制相关联,在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或统治者对臣子进行嘉奖时使用。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古代中国有一种分封制度,即通过将国家的一部分土地授予贵族或功臣来巩固其地位和权力。
  • 仪式过程:在举行这种仪式时,皇帝或诸侯会把象征权利的茅草赐给受封之人,同时可能还会授予官职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 象征意义:“分茅”不仅仅是简单的送礼行为,而是承载着深厚的政治与文化意义。它体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新的统治关系的确立。

造句

  1. “相传在唐朝初年,李世民平定天下之后,便开始大规模进行封赏功臣,其中就有不少大臣接受了皇帝赐予的茅草。”
  2. “这种分茅仪式在古代中国是十分常见的做法,它不仅反映了君主对臣子的信任和重视,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的权力关系已经形成。”
  3. “尽管现代社会早已不再实行这样的制度,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分茅依旧是一个用来描绘古代帝王赐予封地或官职的生动词汇。”
  4. “在一次历史剧中,主角成功协助君主平定了叛乱,最终得到了被授予茅草的认可与赏识的画面十分震撼人心。”
  5.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和文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分茅’这一仪式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政治含义。”

以上就是关于“分茅”这个词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máo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草。~庐。~舍。名列前~(喻名次列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