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栎的拼音、解释、组词
栓皮栎的简介:
shuān pí lì/yuè
1.落叶乔木。叶互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种子圆卵形。树皮的木栓层特别发达,称为"栓皮",用途广泛。
1.落叶乔木。叶互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种子圆卵形。树皮的木栓层特别发达,称为"栓皮",用途广泛。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壳斗科麻栎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叶长椭圆形或长卵披针形,背面有灰白色绒毛,芒刺锯齿缘。花单性,雌雄同株,下垂柔荑花序。壳斗杯状,包被坚果三分之二,坚果近球形。树皮的木栓层特别发达,称为「栓皮」。也称为「木栓槠」。
《栓皮栎》,学名Quercus variabilis,是壳斗科栎属的一种植物。在中国分布广泛,尤其是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多种土壤条件中都能生长良好。栓皮栎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
特征: 栓皮栎的树干通常呈灰色或灰褐色,树皮质地坚硬且有明显的纵裂纹,这就是“栓皮”一词的由来。叶子为纸质,边缘有多齿锯齿状;花期在春季,果实成熟在秋季,果壳较薄。
-
用途: 栓皮栎不仅能够提供木材资源,其树皮还可以提取单宁用于制作皮革、染料等工业品。同时,它也是重要的生态林木之一,在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个造句:
-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当地政府大力推广种植栓皮栎。
- 栓皮栎的树干非常适合雕刻成各种工艺作品。
- 老王家新盖的房子周围种满了各种树木,其中有几棵就是刚栽下的栓皮栎。
- 在山区植树造林时,选用适合当地环境的栓皮栎是个不错的选择。
- 由于栓皮栎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在自然环境中较为容易养护。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