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杀弗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格杀弗论的简介:
gé shā fú lùn
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 AI解释
看来您输入了一个拼写错误,“《格杀弗论》”可能是指“《格杀勿论》”,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杀人情节恶劣、罪行重大,已经到了无可饶恕的地步。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主要被用于法律和司法领域,来强调某些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不可原谅性。
详细解释
- 出处:该成语源于《晋书·刑法志》,原文为“格杀勿论”。
- 意思:表示对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使当场将其杀害也不算违法。这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法律原则,强调了司法实践中对某些不可饶恕的犯罪行为的严厉态度。
- 使用场合:通常用于描述或评论那些因犯下极其严重罪行而被判处死刑的情况。
造句
- 鉴于其罪行之重,法庭作出了格杀勿论的判决,以示对其犯罪行为的极度谴责。
-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谋反等非常严重的叛国罪,《格杀勿论》是一项适用原则。
-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并且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采取了《格杀勿论》的态度。
- 为了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正,对于极端暴力犯罪者,实施《格杀勿论》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 在讨论刑法改革时,有专家建议保留《格杀勿论》条款以应对特定严重犯罪。
请注意,现代法治社会强调人权保护和程序正义,《格杀勿论》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已非常少见或严格限制使用。上述句子中的表达更多是出于历史或者文学创作的需要。
分词解释
格
gé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杀
shā
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生。~敌。~鸡取卵。~一儆百。2 战斗,搏斗:~出重围。3 消减:~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了眼睛。5 收束:~价。~尾。6 勒紧,扣紧:~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人。恨~。
弗
fú
1 不:~去。~许。自愧~如。
论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