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施仁的拼音、解释、组词

法外施仁的简介:

fǎ wài shī rén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法纪之外,给以宽大处理。镜花缘˙第四十五回:他既有这功劳,自应法外施仁,免其一死。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当朝人最恼的贪官污吏,也还算法外施仁,止于把他革职,发往军台效力。

1. 除应负之刑责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方便。【例】法官念他是初犯又具悔意,特别法外施仁,允许交保候传。

1. 法纪之外,给以宽大处理。《镜花缘》第四十五回:「他既有这功劳,自应法外施仁,免其一死。」《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当朝人最恼的贪官污吏,也还算法外施仁,止于把他革职,发往军台效力。」

法外施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法律之外行善。这里的“法”指的是法律,“外”表示超出或以外,“施”是给予的意思,而“仁”则指仁爱、善良的行为。

具体来说,《法外施仁》意味着在依法行事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个人的道德和良知去实施额外的帮助或关怀,特别是在那些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者虽然法律规定了但是却显得过于冷酷无情的情况下。这种行为体现了执法者的人性化和社会责任感,是司法实践中的柔性补充。

以下是5个使用“法外施仁”的造句:

  1. 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法外施仁》,以求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2. 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中,法官不仅严格按照法律条文进行判决,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法外施仁》的考量,最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3. 警方在面对轻微违法行为时,有时会采取教育劝导的方式,《法外施仁》,体现了执法的温度。
  4. 在疫情期间,很多医护人员除了履行职责外,还会主动向患者提供额外的帮助和安慰,展现了《法外施仁》的精神。
  5. 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法外施仁》,比如帮助员工解决生活困难等。

这些例子展示了“法外施仁”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shī

1 实行:~工。~政。设~。~展。~教(jiào )。~为(wéi)。~威。实~。措~(办法)。发号~令。2 用上,加工:~肥。~粉。3 给予:~礼。~诊。~恩。4 姓。

rén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