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约的简介:
mín yuē/yāo
1.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
1.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
- AI解释
《民约》,即“民约论”或“社会契约论”,是指一种政治哲学理论,主要由17世纪末至18世纪的思想家们提出和发展,最著名的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和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这种理论认为,在一个国家中,人们通过签订一个假想的协议或合约来建立政府,并在其中约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这个协议通常被表述为“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
民约的基本观点包括:
- 自然状态:人类最初处于自然状态,没有政治权威。
- 社会契约: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而自愿签订的契约。
- 政府正当性:政府的存在合法性来自于人民通过“社会契约”所赋予的权利。
下面提供5个关于《民约》理论的造句:
- 在讨论《民约论》时,卢梭强调了人民主权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应当为人民服务。
- 约翰·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主张人们在自然状态下享有平等权利,并通过签订社会契约确保这些权利不受侵害。
- 许多现代民主国家的宪法基于一种“社会契约”的理念,体现了民权和政府权力之间的平衡。
- 根据卢梭的观点,在《民约》中,人民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任何违反这一基本原则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社会基础的破坏。
- 研究历史时发现,《民约论》的思想实际上影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们,他们认为政府建立的基础在于人民之间的协议。
这些造句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民约》(或社会契约)的概念及其在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约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