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食宵衣的拼音、解释、组词

昃食宵衣的简介:

zè shí xiāo yī
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务。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勤于政事。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亦作旰食宵衣、宵衣旰食。

1. 形容勤于政事。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也作「旰食宵衣」、「宵衣旰食」。

词语《昃食宵衣》出自古代典籍,通常用来形容勤勉治国、不分昼夜地工作。其字面意思可分解为:

  • 昝(zè):日偏西斜。
  • 食(sì):吃东西。
  • 宵(xiāo):夜晚。
  • 衣(yī):穿衣。

合起来解释为“在太阳偏西时还吃饭,在夜晚还要穿好衣服开始工作”,形容的是古代帝王或官员极其勤勉,即使到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也不停歇,一心致力于治理国家。这是一种高度赞赏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造句

  1. 古代明君常常昃食宵衣,以身作则,带动臣民共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2. 这位经理像古代君子一样,每天昃食宵衣,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
  3. 为了准备明天的重要会议,她已经连续两天昃食宵衣地工作了。
  4. 虽然已经是深夜,他依然在书桌前昃食宵衣地查阅文件,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5. 这种孜孜不倦、昃食宵衣的精神不仅限于古代统治者,现代企业家也应该学习和传承。

分词解释

shí,sì,yì

1 吃:~肉。~欲。2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

xiāo

1 夜:通~达旦。春~。~夜。~禁。~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遁。元~。夜~。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