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角巾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角巾的简介:

wū jiǎo/jué jīn
1.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

  • AI解释

乌角巾》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帽子,具体来说是用于文人、官员或士人的一种便帽。在传统的中国服饰文化中,“乌”代表黑色,“角巾”是一种类似头帕的简单帽状物,因其形似动物之角而得名。它通常是用黑布或黑色丝绸制成的,佩戴时可以随意扎于头顶或脑后,风格较为休闲且富有文雅气息。

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乌角巾”常被用作士人风雅、清高的象征,反映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这类帽子因其轻便舒适,在日常生活中颇为流行,尤其是在文人间更是成为一种流行的装束方式。

以下是五个使用“乌角巾”的造句示例:

  1. 他常常头戴一顶乌角巾,手持一卷书简,在山间林下悠然散步,如同隐居的高士。
  2. 杜甫在《佳人》中描述了一位佳人的形象:“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乌角巾犹在,风流不可续。”
  3. 唐朝诗人李白曾写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乌角巾子随意戴,笑看世间事如烟。”形象地描绘了他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4. 宋代诗人陆游亦有诗云:“乌角巾边旧家山,竹篱茅舍正相关;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往间。”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5. 在古代文人的画作中,常可见到头戴乌角巾、身着宽袍大袖的士人形象,这不仅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趣味,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这些造句旨在通过不同的场景和情境来展示“乌角巾”这一词汇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方式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jīn

1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围~。领~。枕~。餐~。~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