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取容的拼音、解释、组词
义不取容的简介:
yì bù qǔ róng
取容:讨好。为追求正义而不取悦于人。指人刚直不阿。
取容:讨好。为追求正义而不取悦于人。指人刚直不阿。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因取悦于人而违反正义。史记˙卷九十七˙陆贾传: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1. 不因取悦于人而违反正义。《史记.卷九七.陆贾传》:「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义不取容》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意指坚守正义而不为了迎合他人或求得某种利益而违背自己的原则。其中“义”指的是道义、正直的行为,“不取容”是指不会去追求别人的接纳或认可,即使这种接纳是通过违背自己原则的方式得到的。
详细解释: - 义(yì):在古代汉语中,指符合道德标准和正义的原则。 - 不取容(bù qǔ róng):表示不为了获得他人的接受或认可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这里“取”有获取、求得之意,“容”指的是容纳、接纳。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扬那些坚持自己信念,即使面对困境也不妥协的人。
造句示例: 1. 作为一位诚实的记者,他始终坚持客观报道事实真相,即使面对强大的权力压力也不屈服于《义不取容》的原则。 2. 老李在商业竞争中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从不为了赢得客户的好感而做出违背自己良知的事情。 3. 小明虽然知道这种做法可能更受欢迎,但他认为保持个人品格比追求短暂的友谊更重要,这正是《义不取容》精神的体现。 4.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在国家利益面前,《义不取容》的精神让王局长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 5. 这位律师在处理案件时始终坚守法律原则,尽管一些客户可能因此而选择其他服务提供者,他依然保持《义不取容》的态度。
分词解释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容
róng
1 包含,盛(chéng):~器。~量(liàng )。~积。~纳。无地自~。2 对人度量大:~忍。宽~。3 让,允许:~让。不~人说话。4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止。~颜。~光。~貌。仪~。军~。市~。阵~。姿~。5 或许,也许:~或。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