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祭的拼音、解释、组词

丰年祭的简介:

fēng nián jì/zhài
也称“丰收节”。高山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八月开始,为期六至十天。届时,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准备酒、糕、肉等食品,举行祭祖、狩猎、播种、捕鱼、饮宴和分祭食等仪式。青年男女还举行唱歌、跳舞、竞走、赛跑等活动,有的还同时举行成年礼。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台湾原住民阿美族的年度重要祭典。每年七、八月间由各部落分别举行。民国六十七年(1978)后花莲地区阿美族开始联合举行,成为该地区阿美族重要的年度活动。

1. 台湾阿美族为庆祝小米或稻米丰收而感谢上苍的重要祭祀庆典,每年七、八月间由各部落分别举行,短则三天,多则长达半个月。西元一九七八年起,花莲丰滨地区阿美族各部落联合举办丰年祭,为花东平原阿美族人的年度盛事。

《丰年祭》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但从其构成来看,“丰年”指的是丰收之年,而“祭”则表示祭祀或庆祝活动。结合这两个部分可以推测,《丰年祭》可能是指一种在丰收之后举行的庆祝仪式或者祭典活动。这种传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文化有所差异,但通常都会包含对自然、祖先以及神灵的感激之情。

详细解释

  • 《丰年祭》:这个词虽然直接翻译或定义不常见,但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为一种在丰收之年举行的庆祝活动或祭祀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会在收获季节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以感谢天地和祖先的恩赐。

造句

  1. 村民们每年秋天都会举办《丰年祭》,来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2. 在《丰年祭》上,村民们会通过歌舞表演来展示他们的喜悦与丰收的成果。
  3. 每当《丰年祭》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食物和美酒以供祭拜。
  4. 《丰年祭》不仅是对神灵和祖先的一种尊敬表现,也是邻里间加深情感联系的机会。
  5. 尽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丰年祭》仍然被许多地方保持下来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请注意,以上解释是基于对词汇结构的理解进行的推测,并非一个确切的历史或文化术语。在具体的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实际语境来具体定义和解释“《丰年祭》”的具体含义。

分词解释

fēng

1 容貌好看:~润。~腴(①身体丰满;②富裕;③丰饶)。~盈。2 风度神采:~采(亦作“风采”)。~度(美好的举止姿态,风度)。3 盛,多,大:~盛。~碑(高大的石碑,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富。~沛。~饶。4 姓。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jì,zhài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奠。~礼。~灵。~典。~扫。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祖。~天。~祀。~灶。3 使用(法宝):~起一件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