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生的拼音、解释、组词

伐生的简介:

fá shēng
1.残害生命。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戕害生命。《管子.海王》:「桓公问:『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对曰:『此伐生也。』」

关于“伐生”这个词语,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来理解。从字面来看,“伐”可以有砍伐、攻打等意思,“生”则是生命的意思。“伐生”直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对生命的攻击或者破坏,但作为一个固定词组,在标准的汉语辞书中并未发现这个确切用法。

不过,在某些文言文中或特定情境下,“伐生”可能具有特殊的含义。例如,在古代文献中,有时候会使用“伐”的意思为贬低、诋毁等义,而结合“生”,则可能是比喻贬低或攻击某人的品德、行为等方式。因此,在一些古汉语的解释中,“伐生”可以理解为贬损、诋毁某人的人格或品行。

基于上述理解,我尝试构造五个可能的情境和造句:

  1. 在一次激烈的辩论中,甲方猛烈地批评乙方的思想观念,仿佛在“伐生”,试图摧毁对方的价值观。
  2. 古代文人的文章常常充满锋利的笔触,对那些政敌、社会丑恶现象进行“伐生”式的批判。
  3. 虽然现代文明强调人权与尊严,但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个别言论或行为也可能带有“伐生”的性质,即贬低或攻击他人的生命价值或尊严。
  4. 当前网络上流行一种观点认为,通过揭露事实真相和批评错误可以达到教育他人、改善社会的目的,但这必须是在尊重对方人格的前提下进行的,否则可能就变成了对人的无端攻击——相当于“伐生”了。
  5. 有人将某些评论家形容为善于使用“伐生”的笔法,即使不是恶意中伤也常常让读者感到不适。

请注意,“伐生”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或成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其含义。以上造句仅为一种可能的解释方式,并不代表该词在任何特定场合的实际使用情况。

分词解释

1 砍:~树。砍~。2 征讨:讨~。~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3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处)。~智。不矜不~。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