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邑的拼音、解释、组词
作邑的简介:
zuò yì
1.谓建筑都城。 2.做县令。
1.谓建筑都城。 2.做县令。
- AI解释
《作邑》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是指建立城市或村落,是治理、管理之意。具体来说,“作”有创立、建造的意思,“邑”则是指城市或者聚落。“作邑”可以理解为建城立县或是指在某个地方开始设立行政单位进行治理和管辖。
详细解释
- 作: 创造、建筑。
- 邑: 古代的都邑,现在泛指城市或城镇,也可引申为地方或区域。
《作邑》一词常用于描述古代帝王或者统治者在某一地区设立新的行政单位以加强对其领土的有效管理。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常常需要通过“作邑”来扩大其统治范围和影响力;到了汉代以后,这更是成为地方政府日常事务中的一部分。
造句
- 周武王平定商朝后,决定在洛邑建立新都,以示新的统治秩序。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各地广设郡县,“作邑”成为其巩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 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之后,便开始着手“作邑”,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进行管理。
-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初,即命臣工“作邑”于边疆重地,以增强国防力量。
- 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各地割据势力之后,大力推行郡县制,“作邑”的举措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这些句子通过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情境展示了《作邑》在古代政治与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邑
yì
1 城市,都城:城~。都~。2 旧指县:~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4 古同“悒”,愁闷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