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去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理去官的简介:
yǐ lǐ qù guān
1.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
1.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
- AI解释
词语《以理去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其字面意思推测,“以”是“凭借、依靠”的意思,“理”指道理或理由,“去官”则通常理解为离职或免职。结合这些信息,可以推断这个词语的含义可能是指“通过讲明道理来使某人离职或免职”。
然而,在实际用例中,“以理去官”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者常用词汇。不过基于其构词法和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为其创造一些合理的解释,并给出几个造句。
造句:
- 公司高层经过多方调查后决定,将某个业务部门经理撤职,理由是他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当前公司的战略方向,决定以理去官**。
- 在一次重要的企业改革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提升团队效率,老李作为传统管理模式的代表被决定以理去官,以便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 尽管小张工作表现优秀,但由于他在项目决策上过于固执己见,违背了公司的整体规划思路,最终还是不得不以理去官。
- 在组织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新战略的有效执行,公司决定通过内部培训和交流来改善团队合作氛围,这其中包括让一些旧有观念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员工以理去官。
- 面对外部激烈竞争的压力,管理层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某部门需要进行彻底改革,在与相关人员沟通并详细解释原因之后,决定对几位表现不佳且无法迅速改变态度的成员实施以理去官措施,以便为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以理去官”在这些例子中的使用是基于假设情境创造的,实际应用中应当确保遵循合理、公正的原则进行人员调整或管理决策。
分词解释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理
lǐ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去
qù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官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