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凡起例的拼音、解释、组词

发凡起例的简介:

fā fán qǐ lì
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 AI解释

发凡起例》,这个词汇是古代编纂书籍或撰写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术语,出自于中国古代的文献编辑理论。它主要用来描述在创作过程中开篇立意、确立文风的重要步骤。“发凡”指的是阐述作品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概要;“起例”,则是在开篇部分通过具体例子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讨论。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强调了在写作或编纂之前,明确表达文章的核心思想和结构框架的重要性。

造句:

  1. 编辑新书时,他先详细地写了《发凡起例》,明确了每章节的主旨与论证路径。
  2. 撰写论文前,他花了大量时间思考如何通过《发凡起例》来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3. 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核心思想,《发凡起例》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4. 在准备编纂历史书籍时,他对每一个章节都进行了细致的《发凡起例》,确保内容条理清晰。
  5. 初学者应该学习如何用好《发凡起例》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结构逻辑性。

这些句子展示了《发凡起例》这一术语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场景和意义,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其内涵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fán

1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庸。~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尘。~心。3 所有的:~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4 总共:全书~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大~。~例。发~(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3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4 拔出,取出:~锚。~获。5 领取(凭证):~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8 长出:~痱子。9 拟定:~草。10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11 群,组,批:一~(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13 自,从:~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1 可以做依据的事物:~证。~题。举~。~句。~如。2 规定:~外(不按规定的,和一般情况不同的)。体~。凡~。条~。破~。发凡起~。3 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假。~行公事。4 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事~。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