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的拼音、解释、组词
日中的简介:
rì zhōng
1.正午。 2.指从天亮到正午的半天时间。 3.指春分﹑秋分。 4.中午阳光强烈,比喻事物光明昌盛。 5.犹日内。
1.正午。 2.指从天亮到正午的半天时间。 3.指春分﹑秋分。 4.中午阳光强烈,比喻事物光明昌盛。 5.犹日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正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宦成这奴才吃了个尽醉,两口子睡到日中还不起来。」
2. 春分或秋分。《书经.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汉.孔安国.传:「日中,谓春分之日。」
《日中》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一天当中太阳正午时分的情景。从字面意思来看,“日”指太阳,“中”意味着正处于中间的位置或状态。因此,在古文中,《日中》主要用来描述时间点——正午时刻。
详细解释:
- 字义:「日」是太阳的意思,而「中」表示在一天中的中间位置。
- 引申意义:后来,“日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比喻最恰当、最适中的时候或地点。例如,人们可能会说“选择日中之时去做某事”,意味着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去做某件事情。
造句:
- “他每天都会在日中之时去公园散步。”
- “我们约定的日中相见是为了更好地讨论项目计划。”
- “日中的阳光最为强烈,这个时候进行户外活动要特别注意防晒。”
- “古时候人们常用‘日中’作为描述一天中最热、最亮的时刻。”
- “尽管外面是烈日炎炎的日中之时,但他仍坚持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
这些句子展示了《日中》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多种用法和场景。
分词解释
日
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