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辞的拼音、解释、组词

吐辞的简介:

tǔ/tù cí
1.亦作"吐词"。 2.发言。亦谓写作诗文。

  • AI解释

《吐辞》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文献或者特定的文化语境。根据字面含义,“吐辞”可以理解为“说出话语”的意思。“辞”在这里指的是言语、言辞。

从古文角度来看,在一些古代经典如《论语》等著作中,“吐辞”有时用来形容君子说话慎重和严谨,不轻易开口,一旦开口则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例如,《论语·卫灵公》中有:“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于言”就是指君子在言语上要谨慎,即所谓“吐辞”。

下面是使用“吐辞”这个词语构建的五个造句:

  1. 李教授一向以“吐辞严谨”著称,他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深思。
  2. 在古代文人眼中,“吐辞”不仅意味着说话,更是表达思想、传递智慧的过程。
  3. 尽管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他始终坚持着君子的风范,说话之前三思而后行,真正做到了“吐辞慎言”。
  4. 会议开始时,领导要求大家发言前先思考,做到“吐辞有物”,不要信口开河。
  5. 她在发表演讲时,话语间透露出深厚的学识和智慧,充分展现了她对问题透彻分析后的“吐辞”。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使用“吐辞”这个词。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历史文化背景或具体应用场景的解释,请告知我。

分词解释

tǔ,tù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2 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3 说出:~话。一~为快。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